這本書是臺灣著名漫畫書作家幾米所寫。它創作于1999年臺灣9.21大地震前夕,在那樣的時期,它曾經治愈許多孤單的心。有如一車車微笑的月亮,運往每個哀傷的黑暗城市。但是,當城市外在的黑暗過去,看不見的黑暗卻愈來愈深,人心的孤寂和不安未曾遠離。于是,那溫柔的月亮和小男孩的故事,在每個不同的時刻,依然默默地提供著光亮。這個充滿創意與奇想的故事,卻精準地描繪了現實,貼近人心。幾米之所以為幾米,《月亮忘記了》作了最佳的詮釋。
第一次拿到這本書,我就被它的封面所打動。在一個安靜的夜晚,一個小男孩依靠在一個圓圓又可愛的月亮深旁,整個城市安靜而祥和,給人樸實而有感動。這種漫畫加敘述的的書,非常合我的閱讀胃口。從一頁一頁的翻閱中,我仿佛身臨其境,經歷一場有趣而有溫暖的故事。全文主要描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受傷的月亮失去了記憶,流落在人間,碰到一個小男孩,小男孩細心地呵護它,為它取暖。月亮從忽明忽暗的晃動到在屋內四處走動,經過海上三天三夜的漂流,后來月亮學會在空中旋轉。最后小男孩帶著恢復的月亮穿越風雨回到天空。
很小的時候,在農村,夜里常常望著月亮發呆,對它有種莫名的喜愛。我渴望去了解它,去擁抱它。月亮是自然界的一種象征,代表這當今社會缺失的那種柔和、光明和疼愛。畫冊里男孩和月亮相依相伴的親密代替了現代社會要乖乖地聽媽媽的話的安慰。畫冊里“詩”性的敘述方式,透露出一種感傷,詩和畫的搭配,顯露出憂傷的審美視覺。
現代社會,隨著網絡和電子用品的流行,人們之間的溝通日漸減少,心與心之間的距離逐漸變遠。如本書中小男孩和月亮之間的,雖然無法享受網絡和電子產品的便利和樂趣,卻能相互依靠,給予安慰,這種情感樸實而溫暖,讓人舒服。當然,這本書描述的只是一個美好的童話故事,卻散發出迷離的誘惑力,小孩子喜歡,大人們也喜歡。它表達了我們對愛的向往,對溫暖的追逐,即使經歷風雨,雨后也會看見彩虹。